人才興企業
集團在人才建設中緊緊抓住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和用人體制這一重點,建立和完善人才支撐體系,有效開發和利用各類人才資源,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集團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為宗旨,貫徹“培養為主,有序引進,以誠待人,激勵盤活”的人才建設方針,使一批有學歷、有知識、有特長的人才脫穎而出,逐漸形成“企業自主創新培育人才,人盡其才服務企業”的雙向互贏局面。2008年被舟山市委授予“舟山市企業人才工作示范單位”。
總結集團的人才建設,我們主要圍繞五個方面,即:匯、選、育、用、留。
匯人之策
栽桐引來鳳凰。人才的成長和聚集,離不開環境的優化,企業自身的發展是吸引人才、匯集人才的最有效途徑。
集團堅持“品牌經營,文化興業”的經營理念,自改制以來,實現了每年一步大跨越,品牌聲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肯定,逐步形成了“發展吸引人才,人才推進發展”的良性局面。
2009年,集團吸引華裔博士蔣志偉、汪愛今,合作成立了海中洲新生藥業有限公司,作為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已取得兩項國家專利。
選人之法
打造一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關鍵在于人才的選拔、選聘。
讓業績說話 集團建立了從主要負責人到基層員工全覆蓋的年度考核體系(360度考核體系),包括經營業績、職業道德、業務技能等,根據考核業績定檔定級,并將集團內業績突出、表現出色的管理人員或員工優先推薦為上一級榮譽,如行業標兵、勞動模范、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
讓員工說話 選拔優秀的管理人員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集團實行“管理人員競聘制”,公開、公平競聘崗位,并由基層員工擔任評委,切實打造“員工信任的管理人員”。
以制度保證 集團實行“管理人員任職制”,不同職位的管理人員有不同年限的任期,在任期內達不到晉升要求的,期滿自退,加快管理人員的新老交接,讓更有潛力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走上更高崗位。
育人之徑
公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體制和用人體制,使各類人才資源相繼涌現。
自主培養 集團單列員工培訓費預算,采用網上培訓、戶外拓展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培訓率達100%。條件成熟的單位開展“導師制”,以“一帶一”的辦法培育后備人才,加快人才梯隊的形成。
定向培育 集團與當地多家職業技術學校達成合作協議,以“冠名班”形式訂單培育?!肮诿唷睂W生進入集團工作后,每年返回在校學習費用。
外送進修 集團不惜重金將有培養潛力、發展前途的員工外送到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進修深造,還委派了兩名優秀員工分別赴香港理工大學和美國著名酒店進修或實習。
鼓勵自學 集團規定對參加自考、函授等取得高等學歷的員工,憑證書報銷相關費用。
用人之術
集團的用人理念是“大材小用基本無用,小材大用基本有用”,要讓人才發揮更大作用就要盡量拔高使用。堅持的原則是“德字優先”,即“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慎重使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
集團對各單位落實“人才引進有獎”政策,以充實集團人才庫,集團人力資源部對引進人才做出統一規劃,要求引進單位大膽使用,人盡其才,并將“人才得到合理使用”作為各單位一把手年度考核的內容之一。
留人之道
人才難招,人才難留是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也是制約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瓶頸。集團主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有效留住人才:
待遇留人 集團對高等學歷的員工不論崗位,一律實行“年薪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歷高低分別給予每月300-800元的學歷補貼,以及英語等級補貼,集團對持有8級英語證書的員工每月另外提供400的英語補貼。
感情留人 加強感情溝通和交流,不定時召開人才座談會,征詢他們對企業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傾聽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要求和困難,給人才以人文關懷。
使命留人 圍繞企業發展為人才設計長遠的職業規劃,既讓人才看到企業的發展遠景,也讓人才看到個人在企業大舞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把企業與人才的同步發展融合在一起。
文化留人 集團黨、工、團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員工運動會、演講比賽、個人風采展示等,讓人才在享受工作快樂的同時,有充分展示個人特長的舞臺,體驗到親情化的人文環境。